会员书架
首页 > 海底两万里 > 第十九章 大西洋暖流

第十九章 大西洋暖流(第1/4页)

目录 加书签
    第十九章 大西洋暖流

    4月20日的惊人场面在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忘记,我是在强烈的情绪下把它写下来的。

    以后我又把这个叙述重读一遍,我把它念给康塞尔和尼德·兰听。

    他们觉得我所写的很贴切与事实相符,但产生的效果还不够震撼。

    想描绘这类图画,必须我们诗人中最有名的一位。

    《海上劳工》的作者的妙笔,才能表达出来。

    我以前说过,尼摩船长眼盯着水波流泪。

    他的痛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。

    自我们到船上来,这是他损失的第二个同伴。

    “这个同伴死得多么可怕!这个朋友被一条章鱼的粗大胳膊压扁,窒息,扭断,被它的铁牙床研碎,不能跟他的同伴们一样地在珊瑚墓地的安静水底长眠!”

    我个人认为,在这次战斗中,那个不幸的人发出的最后绝望的呼喊把我的心肠撕碎了。

    这个可怜的法国人,忘记他在船上约定的语言,又说出祖国和母亲的话来,发出最后一次的呼救!诺第留斯号所有的船员,他们是全身心跟尼摩船长团结在一起的,他们是跟他一样躲避人类的;那么,其中有一个是我的同胞!在这个神秘的团体中——这个团体显然由不同国籍的人组成——代表法国的只是他一个人吗?

    这又是不断横在我心头的不可解的一个问题!

    尼摩船长回他的房中去了,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他。

    如果我从诺第留斯号来判断——因为他是船的灵魂,船完全受他的感应,他应该是愁闷、失望和踌躇,诺第留斯号并不保持一定的方向。

    它走来走去,像一具死尸,随波上下。

    它的推进器已经松开,自由了,它几乎用不着这个推进器了。

    它自由自在地漂流着。

    它又不忍离开它最后一次斗争的场所,那个吞噬了他的一个亲人的海面!

    大约又过了十几天。

    五月初的一天,诺第留斯号在巴哈麻水道口望见留加衣群岛后,又驶向往北方去的水道。

    我们于是沿着海中最大河流的潮水行驶,这河有它自己的边岸,自己的鱼类和自己的温度。

    我称这河为大西洋暖流。

    是的,这是一条河流,它在大西洋中自由流动,它的水跟大西洋的水互不相混。

    它是一条成水河,比周围的海水更成。

    它的平均深度是三千英尺,平均宽度是六十海里。

    在有些地方,它的水流速度是每小时四公里。

    它的水的不变积量比地球上任何的河水积量都大。

    大西洋暖流的真正水源,就是起源点,是由莫利船长发现的,可以说,是在嘉斯贡尼海湾。

    它的水就在这海湾中,温度与颜色是太明显,但逐渐开始形成了。

    大西洋暖流缓缓向南流去,沿着赤道向非洲走,水流受到热带地区阳光的蒸晒,慢慢变得温热起来,横过大西洋,到达巴西海岸的三罗格罗,然后分成两个支流,一个支流流入安的列斯群岛海中,尽量吸取温热水分。

    这时候大西洋暖流开始发挥它的作用,使温暖的热带水与北冰洋的海水混合起来,使温度保持平衡。

    在墨西哥湾中,它被晒至白热程度,沿北美海岸奔向北方,一直前进到纽芬兰岛。

    然后受台维斯海峡寒流的推送,转折向西,又流入大西洋中,在地球这一处的一个大圈上沿斜航曲线流去。

    到北纬43度,暖流又分为两支,其中一支受东北季候风的帮助,回到嘉斯贡尼湾和阿梭尔群岛,另一支使爱尔兰和挪威海岸获得温暖后,直流至斯勃齐堡,在斯勃齐堡一带,它的温度降至四度,形成北极自由流动的海。

    这时诺第留斯号航行的就是大西洋的这条河流。

    从巴哈麻水道口出来,在十四里宽,三百五十米深的地方,暖流行动的速度是每小时八公里。

    越向北走速度越慢下来,这种规律性是有其存在必要的,因为有人已经指出,如果暖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了,欧洲的气候就将变幻莫测。

    临近中午时分,我跟康塞尔站在平台上。

    我跟他说了一些关于大西洋暖流的特别之处。

    当我把话说完时,我便让他把手放到水里。

    康塞尔照我的话做,当他把手放到水中的时候他很惊奇,他丝毫没有冷热的感觉。

    “这因为,”我对他说,“大西洋暖流从墨西哥湾出来,它的水温与人体温度并无两样。

    暖流是巨大的暖炉,使欧洲沿海气候温和,永远有青草绿叶。

    并且,假如我们要相信莫利说的话,把暖流的热力全部利用起来,它所供应的热量:可以使一条亚马逊河或密苏里河一般大的铁的河流,永远保持熔点温度。”

    在这时候,暖流的速度是2.25米每秒。

    它的水流跟周围的水流不同,它的受压挤的水在洋面上特别浮出,使它的暖水和海中冷水之间造成不同的水平。

    另外,暖流的水很沉黑,富于盐质,它的纯蓝靛色在

加入书签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