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书架
首页 > 非凡法医 > 第30章 这个结论太大胆了

第30章 这个结论太大胆了(第1/2页)

目录 加书签
    一辆小型面包车,在进入丹水路之后,与前面行驶的摩托车发生了碰撞,也就是追尾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说是面包车,一方面是因为轮胎花纹,还在于小型面包车的保险杠位置比较低,与摩托车的后货架撞痕相吻合。

    追尾后,摩托车右倾倒地,滑行到了外侧的排水沟,而摩托车上的马名臣,随着车辆的失衡,很快就从车上掉了下来,当初的位置应该就在公路中线一带。

    随后不久,面包车从马名臣身前碾了过去,然后打了一把方向,车子又倒着碾了回去。

    从轮胎花纹的转折改变上,就知道肇事者倒车的时候是打了一把方向的,这个动作也许是因为排水沟的问题,他会担心前轮掉进沟里。

    这时,在宋小慈的现场重演过程中,突然就出现了影像的播放断层,有了严重的不和谐现象。

    试想想看,一位清晨上班的警察,他的衣物一定是比较整洁的,如果身前有明显的污渍,他一定会提前处理干净。

    还有,假定损伤在出发的时候就有了,指甲翻成那样,他一定会剪掉断折的部分,或者包个创口贴。

    在宋小慈眼里,指甲的损伤一定不是撞车本身形成的。

    “哦,难道,难道在撞车之后,马名臣和另一个人发生了肢体接触,而且是暴力性的?如果是这样的话,一切都说得通了。”

    在本案中,碰撞--两人肢体暴力接触--碾压(人死),这符合逻辑。

    可要是:

    碰撞--碾压(人死)--两人肢体暴力接触,就太不符合逻辑了。

    虽然人死了,肇事者可以吐个痰,但无论如何,没有理由只扳断死者的一根指甲吧

    并且,死者面部和颈部还有一些淤青,特别是右手食指的损伤,生活反应显著,并不是死后形成的。

    如此以来,原本定性为交通事故的案件,肇事者却实施了大量不应出现的多余动作,悖论重重,只能说明这起案件定性出了问题。

    在宋小慈脑海中,一幅幅崭新的重演画面再次拓展开来。

    清晨五点刚过不久,一辆面包车尾随着前方骑摩托的马名臣,行驶到丹水路段,面包车加速冲了上去,将马名臣撞倒,因为是急弯,两者的速度都不快,不然会在地面留下明显的刹车痕迹。

    第二个过程开启。

    碰撞停止,从面包车下来了一个人,到前面查看,结果马名臣并没有死,两个人发生了争执,并产生了肢体接触,但双方都没有使用器械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马名臣没有打赢,被对方打倒在地,颈面部的淤青,包括右手食指的断甲,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。

    马名臣倒地之后,应该是仰卧状态,并且失去了抵抗能力,很可能处于短暂的昏迷之中,毕竟刚刚遭受了追尾带来的损害。

    痰汁的问题不是关键,既可以在打斗中形成,也可以是死后肇事者吐上去的。

    痰汁的意义在于有没有唾沫,有的话,就能够确定另外一个人的DNA,在效率上与断甲中的皮屑相同。

    究竟痰汁和皮屑能不能检出DNA,是不是另外一个人的,还要检验之后才能确定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就是第三阶段。

    面包车上的凶犯动了杀机,直接开着面包车从正面碾了过去,然后打了一把方向,又将车倒碾了回去,这样就形成了两组轮胎花纹。

    最后还有一个阶段。

    凶犯在确信马名臣死亡之后,不知出于什么目的,也许就是为了拖延警察发现尸体的时间吧,他将尸体拖到了外边的草丛里。

    其实,他还可以再往外拖一点,然后将尸体丢到丹水溪里,但由于溪水很浅,估计三个过路的医生还是会发现的,效果也一样。

    解剖完胸腹腔,宋小慈将颈部垫高,用手术刀沿着耳后冠状位切开头皮,马名臣除了枕部有处皮下血肿之外,颅骨整体完好无损。

    取出开颅锯,通上电源,宋小慈沿着颅骨转了一圈,拿掉颅骨的上半部,将大脑暴露出来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宋小慈看见,影子从自己右掌心飞了出来,一头扎进了马名臣脑中。

    旋即,宋小慈脑海“嗡”的一声,有文字徐徐划过。

    “魂印+5,吞噬。”

    “发现生活技能:车辆维护LV2.0。”

    就在魂印吞噬完毕的瞬间,宋小慈感觉识海亮了一些。

    这让他想到,魂印很可能就是影子获取能量的方式,这种方式与现实世界的物质不同。

    至于是不是暗物质或者暗能量,现在无法得知。

    “车辆维护,很适用的生活技能。”宋小慈猜测,马名臣生前肯定喜欢钻研各种车辆,难怪高坪中队的车辆都由他负责管理。

    宋小慈对马名臣的硬脑膜、大脑、小脑以及颅底进行了检验,没有发现其它损伤。

    至于后面的检查,一个比一个快。

    四肢方面,除了左肱骨和尺骨鹰嘴有骨折之外,其它损伤都可以忽略不计。

    在田勤和刘亚东看来,宋小慈的尸检,思考时间多于动手时间,而一旦动起手来,直如庖丁解牛,有一种简洁流畅之美。

加入书签
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
目录 加书签
返回顶部